一、培训目标
(1)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动态。
(2)能有效应用互联网,获得信息技术资源;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课件,并能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推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3)重视师德教育,为人师表,以德育人,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法制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个人素质和品质。
(4)了解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动向;掌握专业教学方法,学会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具备进行教学开发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与应用能力。
(5)熟练掌握电子技术领域的最新知识、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
(6)掌握本专业用人需求,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了解、熟悉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管理结构;掌握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和用人标准;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强化企业实践操作技能。
(7)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8)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和研究能力的综合运用。
二、培训形式
训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理论知识自学,同时了解学员专业知识基础和培训期望;训中通过专题讲座、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交流研讨、现场观摩、技能训练和企业实践等形式集中培训;训后通过网络平台,跟踪培训效果,帮助学员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培训特点:
l 以“学员为中心”,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制订学员培训方案和实施计划,主动听取学员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
l “分层次小班教学”,强调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l 采用自愿组合“小组学习”,培养学员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l 以“综合项目驱动”的方式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l 技能训练与实践模块课程采用在不同的项目中“做中学”,加大实践环节训练,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实操能力。
l 建立学员“导师制”,加强教师对学员职业能力的指导。
三、培训环节
培训分为6个阶段执行,时长12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职教理论与专业基础远程学习(2周),见表1。这一阶段学员所在学校完成(将授课计划和课件放在网络平台上,学员可提前一段时间进行自学,并按要求完成学习内容,基地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进行跟踪并考核)。
表1 内容与课时安排
序号 |
研修主题 |
学时 |
研修 形式 |
联系 教师 |
地点 |
1 |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与实践探索 |
4 |
网络自修 |
翟轰 |
学员所在学校 |
2 |
本省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4 |
实地调研 |
高居红 |
学员所在学校 |
3 |
职业教育教师师德修养 |
8 |
网络自修 |
呼秀珍 |
学员所在学校 |
4 |
法制教育 |
8 |
网络自修 |
景阿峰 |
学员所在学校 |
5 |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标准 |
8 |
网络自修 |
杨帆 |
学员所在学校 |
6 |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
8 |
网络自修 |
杨帆 |
学员所在学校 |
7 |
电子技术基础 |
16 |
网络自修 |
马令坤 |
学员所在学校 |
8 |
电子工艺基础 |
16 |
网络自修 |
张震强 |
学员所在学校 |
9 |
专业概述 |
8 |
网络自修 |
杨帆 |
学员所在学校 |
10 |
培训项目解读 |
8 |
网络自修 |
杨帆 |
学员所在学校 |
第二阶段:主要培训和研讨内容为分析诊断自修及研修存在的问题、拓宽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提升教学技能等。
表2 研修内容与课时安排
序号 |
课程 |
学时 |
教学形式 |
任课教师 |
1 |
学员汇报 分析诊断及测评 |
16 |
汇报、交流、研讨 |
专家团队 |
2 |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与探索 |
4 |
讲座 |
刘正安 |
3 |
教学法 |
4 |
讲座 |
冉崇善 |
4 |
专业教学标准 |
4 |
讲座 |
杨帆 |
5 |
传统文化 |
8 |
讲授及研讨 |
杨素秋 |
6 |
教学团队建设 |
4 |
讲座 |
冉崇善 |
7 |
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技术 |
8 |
讲授与研讨 |
李光明 |
8 |
微课程制作软件及应用 |
32 |
讲授与研讨 |
陈佐峰 |
第三阶段: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训(4周)见表3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训阶段分为两阶段执行,第一阶段为专业核心知识学习与专业视野拓展,主要以专家讲座形式展开;第二阶段为专业技能实训阶段,学员在给定的三个典型题目中选择其中一个,展开为期三周的技能实训,实施形式为理实一体化方式,学员既掌握专业技能,也深化专业知识的理解。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开展2个方向的技能专题训练。每一个实训模块同时提供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训水平,学员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实训模块以及实训层次。
表3 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训(160学时)
序号 |
培训项目 |
学时 |
培训内容及形式 |
培训教师 |
1 |
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知识拓展(40) |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导论 |
8 |
专家专题讲座形式。从单片机到嵌入式,进行基本原理概述,开发技术简介,典型应用技术展示。 |
张开生 |
2 |
虚拟仪器技术与应用 |
4 |
专家专题讲座形式。虚拟仪器的原理及在自动化测量、测试和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
李光明 |
3 |
电子技术基础及其CAD概论 |
12 |
数字/线性/非线电子线路基础;常用电子CAD软件的基本使用技巧,包括电路设计、电路分析、电路仿真等典型应案例。 |
马令坤 |
4 |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
8 |
专家专题讲座形式。蓝牙通信技术、wifi通信技术、Zigbee通信技术及应用 |
李慧贞 马毅超 |
5 |
信息安全技术 |
4 |
专家专题讲座形式。信息安全技术基本概念,典型信息安全技术原理,典型应用案例剖析 |
王 鑫 |
6 |
|
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
4 |
专家专题讲座形式。物联网技术基本概念,主要技术体系,典型应用案例剖析 |
杨 帆 |
7 |
专业技能实训 (120) 实训模块学员根据专业兴趣三选一,学有余力可三选二 |
典型电子产品制作实训 |
120 |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制作。完成电子设备设计、仿真、组装、工艺制作、调试等过程的训练,撰写实训总结报告。 |
张震强等 |
8 |
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及项目实践 |
120 |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软硬件开发技术,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战化训练,并撰写实训总结报告。 |
张开生等 |
9 |
PLC技术实践训练 |
20 |
PLC在过程控制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项目的设计与开发,项目式实战化训练,并撰写实训总结报告。 |
郝鹏飞等 |
学时合计 |
160 |
第四阶段:企业实践(2周)见表4。企业实践分为省内企业实践和省外企业实践两个阶段。通过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典型电子企业实地考察与深入调研,掌握国内电子信息类企业真实现状与发展趋势,熟悉企业实际应用的技术装备、工艺特点、人才需求等,同时安排学员赴国家示范职业院校参观实习,了解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思路、方法、和主流模式,促进学员在专业建设、专业发展和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专业教学模式方面拓展视野、打开思路、提升能力。具体安排见表4
表4 企业实践(80学时)
序号 |
培训内容 |
学时 |
培训单位 |
备注 |
1 |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企业管理制度与文化、现代电子工艺特点与典型电子工艺、生产技术调研 |
16 |
陕西新世纪电子有限公司(微电子、电子产品设计、制造、测试、服务) 陕西捷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PCB的生产流程和制造工艺、SMT的设备及生产流程) 陕西数字广播通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广播发射机的组装、测试、调试) 西安烽火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军、民用无线通信新技术产品开发为主,短波/超短波电台数字化单元,多频段多模式软件电台,数字单兵通信系统) |
参观、报告、技术交流为主 |
2 |
岗位规范、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调研 |
8 |
3 |
关键岗位实践 |
20 |
4 |
企业参观: 了解现代企业管理、新技术及通讯发展方向、电子产品生产线 |
12 |
中兴通讯西安研究院 海尔集团 海信科技集团 西安市物联网产业园 熊猫电子 东大移动互联公司 中网卫星通信公司 |
5 |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实验室建设调研 |
16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 |
参观 |
6 |
撰写企业实践报告,企业实践工作总结。 |
8 |
基地 |
|
学时合计 |
80 |
第五阶段:教学技能提升(1周)见表5。教学技能提升阶段主要进行专业教学能力的专项训练,开展专业教学法培训项目,聘请职业院校教学获奖教师实施专业教学示范课,学员在专业教学法理论和方法指导下,通过示范课观摩,根据自己工作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场景,进行教学演练,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表5 教学法及教学技能展示(40学时)
序号 |
培训项目 |
学时 |
培训内容 |
培训教师 |
1 |
专业教学法 |
8 |
专业教学法讲座及每个学员就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在方法、效果上进行交流。 |
杨 帆 李慧贞 |
2 |
专业教学示范课 |
8 |
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学员就对课前准备、内容组织、时间分配、互动等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交流。 |
刘正安 |
3 |
教学演练 |
16 |
学员就自己所授课程进行交流(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验课)。对学员的说课及教学演练进行专家评价 |
马令坤 冉崇善 |
4 |
总结与考评 |
8 |
总结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学员与参加培训的教师座谈,对前段的培训工作进行自我总结。 进行专家评价、培训教师评价;学员对培训进行评价。 |
集体 |
学时合计 |
40 |
|
|
|
|
|
|
第六阶段后续跟踪学员返回单位后执行(1周,40学时)。学员综合运用培训中获取的信息、技能,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专业教学案例,开发专业课程教学微课程。基地组织专业负责人落实相关责任人完成相关指导、成果收集、作品点评以及信息反馈等工作,进一步夯实培训效果。
四、学员测评大纲
①、训前测评
通过训前测评了解学员的专业知识基础及程度,了解学院的培训期望,为培训环节的设置、培训师资安排提供参考。
(一)职业教育基础测试题
(共20题,要求参培学员从中选取十个在网上自学阶段完成。其中19、20题是必选题。)
1、结合工作情况,谈谈现阶段职业学校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
2、什么是职业教育?现阶段我国如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3、职业教育从纵向层次看,可分为哪几类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哪三种类型?
4、职业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6、简述我国台湾职业教育特色。
7、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8、“一体化”教学的含义是什么?
9、什么是教师专业化?你怎样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10、你对“双师型”教师有那几种不同的理解,简要叙述。
11、你认为如何才能备好课。
12、行为导向教学有哪些特点?
13、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要求主要有哪些?
14、如何加快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5、你认为如何对现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从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如何设计。
16、如何提高职业学校教师地位?依据是什么?
17、你一年内能去过多少个企业?主要是哪些企业?目的是什么?学校有没有到企业实践的制度?
18、你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19、解读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标准。用1000字左右叙述之。
20、简述你们学校和你个人的基本情况。并就学校和你个人发展谈谈见解。
注:用word格式完成后,并在网上培训系统中上传,注明参培学校,培训专业,姓名。
(二)、电子电路基本能力测评
1. 是否熟悉模拟、数字各种单元电路的特点。 具备应用专业软件对其仿真、应用通用器进行测量的能力;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 是否具备应用电路理论、硬软件等工具对常用电子产品线路进行分析的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3. 是否具备典型应用的电子线路设计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4. 是否具备应用EDA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绘制的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5. 是否具备简单电子产品的装配和测试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三)、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测评
1. 是否了解计算机组成、结构,熟悉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相关技术;
A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2. 是否熟悉基于计算机/MCU/单片机等简单应用系统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A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3. 是否具备利用高级语言进行应用程序设计的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四)、检测与控制基本能力测评
1. 针对实际非电量测量应用问题是否具备典型传感器选用、应用电路设计等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2. 针对简单应用,是否具备微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五)、电子测量基本能力测评
1. 是否具备相关电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技能;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2. 是否能够进行从简单电路参数复杂参数测试到系统测试的相关工作,具备电子测量的基本能力;
A可以 B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3. 是否会分析误差原因,掌握一般误差处理方法;
A掌握 B熟悉 C了解 D不掌握
(六)、信号与通信基本能力测评
1、是否熟悉常用信号变换、分析、处理的基本方法;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是否掌握典型通信技术的应用方式及特点,具备新系统中通信功能的分析、设计能力;
A掌握 B 熟悉 C了解 D没有掌握
(七)、电子系统设计能力测评
1. 是否能够进行电子产品的一般设计,有能力参加技术开发项目工作;
A可以 B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2. 是否熟悉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能根据实际问题提出技术改进意见和方案,并能实施技术改进;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3. 是否具备对电子产品进行技术说明并编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八)、专业特色发展能力测评
1. 是否具备基于短距离通信技术的电子系统设计、制作、调试的基本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2. 是否具有实践和探索意识,具备初步技术开发和研究能力,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九)、教学能力与方法测评
1. 您所在学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有那些?
2. 您所学的专业和任教的专业。
3. 专业所开主要课程
4. 专业的实践环节和内容
5. 教学中的主要困惑
6. 理论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有那些?效果如何?
(十)、学习期望测评
1.本次培训的期望在于什么方面?
2. 对于教学方面您期望了解哪些?
3.其他要求。
②、训中评测
通过训中测评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掌握的程度、存在的问题,了解学员的对后期培训环节内容和方法的要求,提高培训效果。
(一)、元器件识别应用能力
1. 熟悉电子产品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功能、特点;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电路符号和识别方法;
评测等级 A掌握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掌握
3. 熟悉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二)、工具仪表使用能力
1. 熟悉常用电工电子工具的识别方法及应用方法;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 熟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3. 了解常用工具、仪表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评测等级A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三)、测量与调试能力
1. 熟悉常用基本器件的参数测量方法;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 掌握常用的电路测量方法;
评测等级 A掌握 B熟悉 C了解 D没有掌握
3. 熟悉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四)、制图与识图能力
1. 熟悉借助电子CAD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和印制电路板设计方法;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 熟悉电路原理图与实际制版图的对应关系,能识别对应图纸;
评测等级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五)、工艺管理能力
1. 了解工艺设计概念,了解电子设备的生产工艺、结构工艺、装配工艺概念;
评测等级A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2. 能够阅读电子产品工艺文件,了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管理;
评测等级A 可以阅读并理解 B可以阅读并了解 C能阅读并了解其中的部分文件内容
(六)、整机装配维修检验能力
1. 能够进行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维修、检验等工作;
评测等级 A能够顺利进行 B熟悉并进行 C了解并能进行部分工作 D不具备
2. 熟悉无线电装接工、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元器件检验员、电子设备调试工等至少一种典型工种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通过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认证考核;
评测等级 A熟悉并通过考核 B熟悉并正准备考核 C了解并在准备考认证 D不熟悉
(七)、PLC应用能力测评
1、是否掌握培训所用PLC(西门子300)的基本编程方法;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熟悉
2、是否掌握典型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
A掌握 B 熟悉 C了解 D没有掌握
(八)、电子系统设计能力及工艺能力测评
1. 是否掌握了电子产品的一般步骤,掌握常用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A可以 B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2. 是否熟悉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能根据实际问题提出技术改进意见和方案;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3. 是否具备对电子产品进行技术说明并编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九)、MCU应用能力测评
1. 是否掌握了8位MCU的结构、指令系统;
A可以 B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2. 是否掌握了8位MCU的接口开发方法;
A熟悉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可以
3. 是否具备对典型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A具备 B一般熟悉 C了解 D不具备
(十)、培训效果反馈
1. 你对专业课程理论环节的内容和方法有何意见和建议?
2. 你对实训环节内容有何建议
3. 你对下一步的实训有何建议
③训后测评大纲
(一)目的
通过训后测评了解学员对本次培训的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效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员对培训基地在训后工作的建议。
(二)专业能力测评
1. 元器件识别应用能力
熟悉电子产品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功能、特点;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电路符号和识别方法;
熟悉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
2. 工具仪表使用能力
熟悉常用电工电子工具的识别方法及应用方法;
熟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了解常用工具、仪表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3. 测量与调试能力
熟悉常用基本器件的参数测量方法;
掌握常用的电路测量方法;
熟悉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4. 制图与识图能力
熟悉借助电子CAD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和印制电路板设计方法;
熟悉电路原理图与实际制版图的对应关系,能识别对应图纸;
5. 工艺管理能力
了解工艺设计概念,了解电子设备的生产工艺、结构工艺、装配工艺概念;
能够阅读电子产品工艺文件,了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管理;
6. 整机装配维修检验能力
能够进行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维修、检验等工作;
熟悉无线电装接工、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元器件检验员、电子设备调试工等至少一种典型工种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通过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认证考核;
7. PLC应用能力测评
掌握培训所用PLC(西门子300)的基本编程方法;
掌握典型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
8. 电子系统设计能力及工艺能力测评
掌握了电子产品的一般步骤,掌握常用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熟悉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能根据实际问题提出技术改进意见和方案;
具备对电子产品进行技术说明并编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9. MCU应用能力测评
掌握了8位MCU的结构、指令系统;
掌握了8位MCU的接口开发方法;
具备对典型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10. 专业新技术
了解FPAG的结构及特点
了解基于FPGA的电子系统设计方法
了解现代物联网技术
了解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应用
(三)教育教学方法测评
1. 项目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2. “理实一体”教学方法
3. 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四)培训过程
1. 你对整个培训工作组织、管理方面有那些建议和意见。
2.你认为培训内容哪些方面还需调整。
3. 对于网络平台,您希望提供哪些资源?
4. 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您认为我们还需做哪些工作?
五、主要课程安排
序号 |
主要课程名称 |
任课 教师 |
职务 |
所在单位 |
主要工作任务 |
1 |
职业教育政策及理论 |
刘正安 |
院长 |
陕西科技大学 |
介绍职业教育政策理论,分析职教师资培训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
2 |
电子技术基础 |
马令坤 |
院长助理 副教授 |
陕西科技大学 |
综合串讲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 |
3 |
微控制器原理 |
张开生 |
教授 |
陕西科技大学 |
介绍微控制器基本原理、开发方法以及技术发展趋势 |
4 |
电子工艺基础 |
张震强 |
高工 |
陕西科技大学 |
介绍电子工艺内涵、流程、发展趋势以及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 |
5 |
专业概论 |
杨帆 |
副教授 专业负责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介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历史、专业内涵,专业发展趋势 |
6 |
国培项目解读 |
杨帆 |
副教授 专业负责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介绍本年度国培项目的培训内容设置、实施办法、目标考核等内容 |
7 |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导论 |
张开生 |
教授 |
陕西科技大学 |
专题讲座形式。从单片机到嵌入式,进行基本原理概述,开发技术简介,典型应用技术展示。 |
8 |
虚拟仪器技术与应用 |
李光明 |
教授 |
陕西科技大学 |
专题讲座形式。虚拟仪器的原理及在自动化测量、测试和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
9 |
电子技术基础及其CAD概论 |
马令坤 |
院长助理 副教授 |
陕西科技大学 |
数字/线性/非线电子线路基础;常用电子CAD软件的基本使用技巧,包括电路设计、电路分析、电路仿真等典型应案例。 |
10 |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
李慧贞 马毅超 |
博士 |
陕西科技大学 |
专题讲座形式。蓝牙通信技术、wifi通信技术、Zigbee通信技术及应用 |
11 |
信息安全技术 |
王鑫 |
博士 |
陕西科技大学 |
专题讲座形式。信息安全技术基本概念,典型信息安全技术原理,典型应用案例剖析 |
12 |
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
杨帆 |
副教授,专业负责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专题讲座形式。物联网技术基本概念,主要技术体系,典型应用案例剖析 |
六、企业实践环节的培训内容和安排
编号 |
企业名称 |
实习内容 |
执行 学时 |
实施模式 |
1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全国电子技术技能大赛培训情况等 |
8 |
现场教学 |
2 |
东大移动互联公司 |
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品的设计、生产、测试、销售与企业管理 |
8 |
现场教学 |
3 |
熊猫电子 |
生产线参观、岗位实践 |
8 |
现场教学 |
4 |
南京卷烟厂 |
生产线参观、岗位实践 |
8 |
现场教学 |
5 |
中国无线谷 |
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品的设计、生产、测试、销售与企业管理 |
4 |
现场教学 |
6 |
中网卫星通信股份公司 |
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品的设计、生产、测试、销售与企业管理 |
4 |
现场教学 |
7 |
|
省外实习阶段总结与研讨 |
8 |
|
8 |
陕西新世纪电子有限公司 |
微电子、电子产品设计、制造、测试、服务;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企业管理制度与文化、现代电子工艺特点与典型电子工艺、生产技术调研 |
8 |
现场教学 |
9 |
陕西数字广播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广播发射机的组装、测试、调试;企业管理、岗位规范、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调研 |
8 |
现场教学 |
10 |
陕西烽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军、民用无线通信新技术产品的组装测试与调试;岗位规范、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调研 |
8 |
现场教学 |
11 |
基地 |
撰写企业实践报告,企业实践工作总结。 |
8 |
|
学时合计 |
40 |
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目录
(一)陕西科技大学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管理办法
(二)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三)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四)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职责
(五)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工作条例
(六)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学员守则
(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考核办法
(八)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保障要求
(九)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后跟踪指导措施
(十)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资源库建设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