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校园生活中,
会遇到哪些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
又该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呢?
今天为大家总结了一份防诈骗指南,
帮助同学们提高校园防诈骗意识,
提高防范意识,
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1
校园贷诈骗
诈骗套路: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它实际就是翻版的“高利贷”,通过简单的手续诱骗学生上当。不法分子经常通过短信、小卡片等形式,向学生推销“校园贷”业务。
不法分子要求学生提供身份证件,学生证信息,小额贷款,随借随还,没有繁琐的手续,贷款从几百到几万不等,立等可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贪小便宜的心理,很多大学生受利益驱使,接受“校园贷”,结果深受其害。
防范技巧:提升自身的理财能力,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消费,不攀比、不盲目、不贪图小便宜,发生钱财问题时应及时向老师和家长反映情况。
2
刷单诈骗
诈骗套路:网络刷单也是常见的诈骗手段。刷单兼职往往薪酬诱人,又无需经过投简历面试等程序,看起来方便快捷就能赚大钱。
防范技巧: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不要有“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网络刷单违法违规,不要因为小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远离网络刷单,营造公平的、公正的、健康的网购环境。
3
通信诈骗
诈骗套路:部分骗子会冒充“老师”或“学校”给同学们打电话或发短信,以资助新同学学费、缴纳生活费、校方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家长们还会收到各类涉及孩子在校情况的短信,比如打生活费、体检结果、核对家庭信息等。
防范技巧:遇到此类事件,首先不要盲目回复,要对自己的隐私严格保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都不要同时说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银行卡密码。如遇欺诈行为可以先向辅导员求证。
4
假冒好友诈骗
诈骗套路: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微信里熟识的同学突然发来奇怪的消息,找你借钱?这个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因为你很有可能遇到盗号诈骗啦!
盗号诈骗中用得最多的套路就是“借钱”和“代转账”,骗子代入朋友角色,编造一个又一个求助场景,就是要利用受害人“急朋友之急”的心理骗取钱财。
防范技巧:大家收到类似的求助时,首先要尝试通过电话、视频或线下方式联系亲友核实情况,不要想当然直接转账。
预防盗号也是关键!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微信帐号密码、支付密码以及银行卡账号等敏感信息。不要点击可疑的邮件和链接、不要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防止个人信息外泄。
5
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套路:冒充公检法诈骗一般是冒充公安、检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违法犯罪为理由,要求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骗子为了体现真实性,甚至还会制作假的通缉令,以达到其操控被害人的目的。
防范技巧:公检法人员绝对不会通过电话通知你已涉案或要求将钱款转移到其他账户,更不会让你上网浏览自己的通缉令或者逮捕令,或者将此类材料邮寄到个人手中,凡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操作的,都是诈骗,切记不相信、不转账;
谨记
“四要四不要六一律”原则
四要:
1、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方式核实确认;
2、手机和电脑要安装安全软件;
3、QQ、微信要开启设备锁及账号保护,提高账户安全等级;
4、网上聊天时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
四不要:
1、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
2、不要相信对方的身份信息;
3、不要轻易的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4、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加陌生人为好友。
六一律:
1、接到陌生人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的,一律挂掉;
2、只要谈到“中奖了”的,一律挂掉;
3、只要谈到“电话转接某某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一律挂掉;
4、只要谈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挂掉;
6、微信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如果是熟人、朋友发来的,必须先电话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