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非专业素质教育专题>>一句话新闻>>正文
【聚焦科大】校党委书记姚书志:谈谈陕科大“三创两迁”的大学精神
2017-11-17 19:24 转自:陕西科技大学新媒体中心 

建功“新时代” 共筑“科大梦”

谈谈我校“三创两迁”的大学精神

——让“三创两迁”精神成为继续动员和鼓舞陕科大人实现“科大梦”的精神动力

校党委书记 姚书志

                         

近日,浓缩我校近60年发展历史积淀、承载陕科大人赓续奋斗的“三创两迁”精神得以明确,这是我学校思想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毛泽东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正是凭着一种精神,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良好的精神状态,能极大地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克难制胜,成就事业。”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我们党和国家在过去的五年中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独特气质,也是魅力所在,对于大学的重要性犹如灵魂对于一个人的生命。在聚焦四个一流建设、奋力追赶超越的时代洪流中,我们总结凝练大学精神,就是要团结和动员全校师生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强化使命担当,使“三创两迁”精神成为团结凝聚陕科大人精神意志的源头活水,为实现“科大梦”增添精神动力!

最近,很多同志都在思考热议“三创两迁”大学精神,讨论热烈,氛围浓厚,让我深受感动。作为陕科大的一员,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三创两迁”精神的总结提炼

大学精神的命名方式很多,有以校名命名的,如复旦大学的“复旦精神”;有以事件命名的,如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有以服务面向命名的,如西北工业大学的“三航精神”;也有以物态化的隐喻命名的,如首都经贸大学的“骆驼精神”、西安科技大学的“胡杨林精神”。当然,更多的,是用一个词或几句抽象的理念作为大学精神,如浙江大学的“求实精神”、中国人民大学的“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精神等。不管采取什么命名方式,都是学校发展历程的凝练和升华,并将成为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

为什么“三创两迁”精神能够成为我校的大学精神呢?其一,“三创两迁”精神根植于我校独特的办学实践。陕西科技大学近60年的建设发展,可以用“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来概括。除了“一次划转”与全国很多高校有相似性外,“三次创业、两次搬迁”(简称“三创两迁”)的曲折办学历程确实是我校独有的历史脉络。用“三创两迁”精神简要阐释我校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校情,其中蕴含丰富的精神资源,具有唯一性,有利于全体陕科大人牢记学校中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的发展历程,夯实不忘根本、坚守使命、奋力前行的思想基础。其二,“三创两迁”精神凝结着一代代陕科大人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饱含艰辛又波澜壮阔的“三创两迁”的校史,不仅是陕西科技大学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办学历史的真实写照,更是几代陕科大人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教育事业精神风貌的集体概括。在总结提炼大学精神的时候,不能忘记一代代陕科大人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舍家弃业从首都西迁咸阳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为谋求学校事业发展,敢于打破条件束缚再出发的默默付出。学校发展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凝结着成千上万师生员工的心血和汗水,是全体陕科大人最温馨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语言。其三,“三创两迁”精神更是支撑“科大梦”的源头活水。小平同志说过,“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诚哉斯言,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如果找准了精神支点,前进的步伐将更加自信和坚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这份信心和能力,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近60年坎坷与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办学特色、文化积淀、价值取向、学术追求和管理模式等,其中最鲜明、最核心的就是“三创两迁”精神所包涵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这些是流淌在每一个陕科大人血液中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必将激励我们不断传颂和坚守,必将昭示我们朝着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研究性大学目标迈进,必将激发实现“科大梦”的内生动力。

                         

                              中国第一台实验用造纸机在北京轻工业学院诞生

二、“三创两迁”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部艰辛的创业史,就是一部伟大精神的传承发扬史。1960年8月1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发扬埋头苦干勤俭建国的革命精神》的社论,号召全国高校学习我校“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的精神。1987年学校确立了“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八字校风。2002年,将校风更改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增强了时代感。同年,在结合学校特色、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至诚至博”校训。2017年3月,我以校长身份,在《陕西日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弘扬校训精神 增强使命担当》,对“至诚至博”校训做出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的阐释,深得师生和社会各界认可。可以说,陕科大的精神文化资源是深厚的、丰富的。

今天,我们又着眼于学校顶层文化建设的需要,总结凝练出“三创两迁”大学精神,进一步完善了我校精神文化建设体系。“三创两迁”精神,继承了以往精神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汇聚了当代科大人的智慧意志,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源泉。

1.“三创两迁”精神的文化品格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栋破烂不堪的教学楼、一些零散的平房和残缺的桌椅,以废铁换来的两台老虎钳起家,开始了在北京的创建和艰苦创业。三年困难时期,我校教职工一边开展教育教学,一边在北京东郊东坝农场开展生产自给,保证每一名学生不饿肚子。1970年,因“三线建设”需要,学校从首都搬迁至陕西省咸阳市,完成了第一次搬迁,开始了第二次艰苦创业。在那办学条件极度困难的年代,学校教职工舍小家顾大家,选择扎根西部无怨无悔,亲自动手垒锅灶建食堂,搭工棚建校舍,还要克服交通的不便,奔波于距咸阳一百余公里外的彬县老虎沟农场组织粮食和副食生产,为师生补充生活给养。高等教育扩招以后,为了打破学校办学硬件条件的“瓶颈问题”,全校师生不等不靠不要,克服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最多时举债达8.9亿元在西安建设新校区,进行第二次搬迁,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回顾学校建设发展历程,几代科大人总是以国家需要、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为国家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使命责任,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融入血液,敢叫旧貌换新颜,走出了一条“三创两迁”的曲折办学之路,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2.“三创两迁”精神的时代内涵是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当今高等教育发展一日千里,速度和质量决定成败。脱离实际、僵化保守,只会使我们在转型发展中落后于时代步伐,只会使我们学校在教育改革的滚滚洪流中淘汰出局。正是几代陕科大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坚守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成就了陕西科技大学办学史上一次次的涅槃与重生。学校从草创之初的4个教学系已发展为现在的13个学院(部),形成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等8大学科门类和完整的本、硕、博学历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以工学为主、轻工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的发展之路。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学科2017年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师生在全国高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上连续6年进入全国高校前列,位列陕西省属高校首位。学校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高校。

3.“三创两迁”精神的价值取向是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我校近60年的办学历程,有48年都是在祖国西部艰苦办学,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解决中西部教育发展不平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西迁陕西初期的教职工,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这块黄土地,很多人现在已经长眠在为之奋斗、拼搏过的黄土地上。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导向,探索形成了“注重实践、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出以“专业基础厚实、工程训练扎实、思想作风朴实”“三实”作风为特色的各层次毕业生,深受社会认可。师生员工也在“至诚至博”的校训的感召下,以“至诚”致“至博”,以“至博”求“至诚”,师生身上所表现出的诚实有德、博学有才的精神风貌,与党和国家关于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要求一脉相承,成为陕科大人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自觉追求。多年来,我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倪永浩、201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百强榜入选者陆风为代表的十余万优秀建设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2014年,我校被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委”称号。在5年一次的全省“五一”评选表彰活动中,我校成为唯一一所在2012年、2017年连续两次获得“陕西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高校。

                         

                              西安新校区建设中的文体馆

三、“三创两迁”精神的实践价值

“三创两迁”精神作为我校顶层的思想文化设计,连结着以往的办学传统、关注当下又面向未来,规约并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我们要把“三创两迁”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真正让“三创两迁”精神成为继续动员和鼓舞陕科大人实现“科大梦”的精神动力。

内化于心,就是要准确理解“三创两迁”精神的现实逻辑、思维逻辑,在思想上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感。

关于现实逻辑,结合近60年的校史,“三创两迁”精神及其所包涵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等,都是从我们几代陕科大人办学治校的历史中总结凝练出来的,大家自然很容易产生集体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创业精神是立校之基,回答的是我们为什么出发、从哪里出发的问题。我们三次创业的时代特征和外在条件各有不同,为什么我们历经挫折反而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几代陕科大人忠诚于党、服务人民、建功社会的理想追求没有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始终没有变。科学精神是强校之魂,回答的是我们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的问题,这是大学的重要职能,连结着教师的治学精神、学生的求知精神和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在我们办学历史中不断丰富成熟起来的精神文化。奉献精神是兴校之源,回答的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往哪里去的问题。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办大学,只有扎根中国大地,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中,为国家输送有用人才,为社会贡献科技创新成果,我们的奉献精神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学校之强,首在精神之立。“三创两迁”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陕西科技大学大学精神的合理内核,这是陕科大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陕科大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所在。

外践于行,就是要在践行大学精神上下功夫,让大学精神指导我们的行动,筑牢陕科大人爱校荣校、兴校强校的精神魂魄。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修德励行,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脚下。像我们这样的一所以满足当时短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应运而生的学校,在过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轻工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高等教育和学校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要求。弘扬“三创两迁”精神,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围绕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贯彻落实“创新、开放、共享、学科、人才、质量”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学科专业调整、科研绩效考评调整以及人才发展战略等重大改革,不断强化办学特色,发挥内在优势;还要善于抓住“老轻工”向“新轻工”转型、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型、为行业服务向为社会服务的转型以及传统工科向新工科转型等发展的战略机遇,聚焦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重大部署,以推动“四个一流”建设为引领,借力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和西安市打造“硬科技之都”等区域优势,紧扣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脉搏,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推进校地深度融合,抢占发展先机,实现弯道超车。

“三创两迁”精神说到底是“人”的精神,是每个“陕科大人”的精神。我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不仅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撑,更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全体师生既是大学精神的直接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大学精神的传承者和发扬光大者。任何一所大学其精神文化的孕育、产生和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背后都必然有一个思想文化支撑,体现了一种群体性思维方式,代表着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态度和价值追求。尽管学校现在的办学条件,是学校创建初期不可想象的,也比在咸阳这样的非省会城市好了很多,我们今后也不可能再经历“三创两迁”这样的挫折和艰辛,但精神不死,精神永存。条件越好,越要补足精神之“钙”,不忘初心,奋力前行。师生对大学精神的认同和践行,实际上就是大学精神的衍生延续和传承,对内可以形成内在驱动力,推动学校持续向前发展;对外则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彰显学校的个性和精神风貌。希望每个陕科大人都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成为“三创两迁”精神的坚守者、倡导者和实践者。

弘扬和践行我校“三创两迁”精神,要立足于一个“干”字,落脚在“培养什么样的人”、“ 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要让“三创两迁”成为精神底色,关键在于我们要增强对大学精神的文化认同,使大学精神流淌在我们血液之中,内化为价值追求和实践自觉,融入到日常生活、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融入到课堂教学、实习实践和学术研究全过程;关键在于真正认清自身肩负的使命,明白大学精神对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重要意义,并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为坚守大学精神付出不懈努力。

就目前而言,弘扬和践行“三创两迁”精神,需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让思想指南和精神引领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祖国和人民的需求为导向,深入思考“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时代命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开启学校改革发展新征程。二是增强转型发展的使命感,在实干兴校中彰显大学精神底色。要以“四个一流”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实施路径和重大改革举措,围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加大学校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内涵建设步伐,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国家级重大奖项、重大科研项目和标志性成果突破,以优异的成绩谱写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三是要扎实推进综合改革,让大学精神不断焕发新活力。实施奠基、复兴、腾飞“三步走”战略,实现转型发展,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研究性大学,是我们全体陕科大人孜孜以求的“科大梦”。

新时代,新征程。伟大事业呼唤伟大精神,让我们在“三创两迁”的大学精神的激励下团结起来,用美好的“个人梦”支撑起壮丽的“科大梦”,在伟大的新时代里,扎根脚下的热土,在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伟大实践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今日之陕西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安倍漩)

关闭窗口
首页
提示: 网站导航组件在当前页面和配置下,没有获得可显示的导航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