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能职院 巨江鹏
2024年10月28日-11月6日,在陕西科技大学我有幸参加了新形态课程开发及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培训聚焦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前沿理念与实践方法,涵盖职业教育形势政策、课程思政、模块化课程与教材开发、数智技术赋能教学等多个关键方面。众多专家倾囊相授,通过丰富的案例、深入的讲解和实际操作指导,让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此次培训感悟。
一、现阶段新形态课程开发
培训深入剖析了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与政策,使我清晰认识到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到各类政策文件的出台,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了解到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布局持续优化,已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明确了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如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企业参与办学机制有待健全等,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了改进的思路。
培训中,专家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施方法,让我深刻理解了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并非简单的思政内容堆砌,而是要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通过挖掘课程中的思政点,如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实际案例的分享,使我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课程特点设计思政教学环节,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模块化课程开发是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我掌握了模块化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包括课程标准研制、课程模块构建、典型任务确定等关键环节。明白了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基础,明确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和实施要求至关重要。学会了根据岗位能力划分课程模块,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化为学习任务,使课程内容更贴合实际工作需求。同时,注重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排序,确保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培训让我对新形态教材,如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有了深入了解。新型教材具有灵活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在编写教材时,要注重内容的更新与优化,及时融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样化的编写形式,如项目式、案例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了运用数字化资源丰富教材内容,通过二维码、在线链接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拓展学习的渠道,提升教材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培训使我认识到数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创设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了一些数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如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实现混合式教学、借助大数据进行精准教学评价等。学会了运用多媒体工具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内容的呈现效果。同时,明白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智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
二、对我教学能力帮助与提升
通过培训,使我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全面提升。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明白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入理解,使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价值引领,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有机融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学会了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课程设计。能够更加精准地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教学目标。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紧密围绕职业岗位需求,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并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合理编排。掌握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如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和全面性。明白了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学会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教学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实现精准评价。通过教学评价,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改进提供方向,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此次培训成果的应用将对学校教学改革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我将把所学的新形态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带回学校,与同事们分享交流,共同推动学校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课程内容的更新。通过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的优质课程,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数智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等,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我对未来教学发展的思考
(1)持续学习与创新,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不断学习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保持教学的先进性。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们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勇于尝试教学创新,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使他们成为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努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更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更新,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需求,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用的技能和经验。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4)推进数智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创设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如开发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提升自己的数智教学能力,学会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实现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指导。通过数智技术的应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此次新形态课程开发及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我在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年3月2日